笔记小说中水鬼的善恶文化心理

时间:2023-08-31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陈世昀

( 湖北经济学院 中文系, 湖北 武汉 430205 )

关于水鬼的研究, 如钟敬文 《中国民间故事型式》、 金荣华 《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艾伯华的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金荣华 《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胡万川 《台湾民间故事类型》、 祁连休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顾希佳《清代笔记中水鬼渔夫型故事的比较研究》 《“渔夫水鬼” 型故事的类型解析》 等, 多聚焦 “水鬼渔夫” (渔夫与淹死鬼)型故事的研究。

“水鬼渔夫” 型故事, 强调的是水鬼做善事后来成神的 “善” 属性, 然善恶是杂揉并存的, 强调“善” 并不能抹去 “恶” 的存在, 对于水鬼却忽视了 “恶” 的属性, 而这也是此类研究不足之处。

水鬼善恶的属性, 恰好与水的正反象征相关, 背后的文化心理值得探究。

使用的资料以笔记小说为主, 并辅以相关资料研究。

民间信仰或民俗看法, 人死为鬼, 若寿终正寝或是依照正常程序处理的死者, 便会成为祖先或神灵。

但若非正常死亡、 无后或带有冤屈, 若不加以安抚祭祀, 便会化作厉鬼危害他人。

古人基于对人死为鬼的敬惧心理, 常采用安抚祭祀的方式以消弭其怨恨, 这就形成了古代中国祭厉的传统。

如 《礼记·祭法》 便有官方依照不同等级, 祭祀无主无后孤魂滞魄的记载, 历代也多有“祭厉” “厉坛” 的记录。

溺死, 是十分常见的非正常死亡, 凡近水之处, 不论江湖海洋, 都可能发生溺水事件。

而因意外或投水死于水中且能拉人下水害人的, 概称为水鬼。

民间传说中, 横死者必求代替者, 水鬼同样如此。

如孙光宪 《北梦琐言》 佚文: “江河边多伥鬼, 往往呼人姓名, 应之者必溺, 乃死魂者诱之也。”[1]

水死, 可能是自主选择, 也可能是意外, 而意外, 容易和水鬼害人找替连结。

1. 自主选择

生命有无限可能, 同时也有无数限制, 当失去奋斗的目标, 觉得人生没意义, 在极度沮丧又缺乏开解时, 便容易走上绝路。

自杀的模式很多种, 投水是常见方法之一。

史书便记载许多水死者, 有战败投水, 如《新五代史》 中的卢瑭、 张容哥、 范延光、 董昌, 《宋书》 孙恩、 商玄石, 《晋书》 李丰, 《北齐书》 南安王思好, 《旧唐书》 太平公主, 《金史》 国用安, 《明史》 陈邦瑞、 廷祥, 《清史稿》金声桓、 陈子龙、 樊人杰等。

有殉国投水, 如《史记》 屈原, 《宋史》 陆秀夫, 《金史》 纳坦胡失打, 《元史》 刘天孚, 《明史》 弘祚、 黄观,《清史稿》 同缨、 戴煦、 文丰等。

有受诬投水,如 《旧唐书》 蔡廷玉。

有守护贞节投水, 如《元史》 张氏女、 徐彩鸾等。

有知晓丈夫死而投水随之, 如 《明史》 长祚妻李氏、 黄观妻。

有逃避病痛而投水, 如卢照邻。

近代有王国维、 陈天华、 老舍等, 各有其投水的理由。

笔记小说记载的主动投水, 有如史书般中性陈述, 如 《异苑》, 曹娥为寻父投江[2]95。

《菽园杂记》, 提到的王节妇被虏投水死[3]。

《小豆棚》, 辛言遇妇投水事等[4]67。

也有与神怪之事相关, 如 《子不语》 的金某忽谓将作官而投水[5]41。

《耳食录》 的书生大笑投洛水死[6]42。《右台仙馆笔记》 的刘氏女为守贞而投江, 后成江神等[7]。

一般来说, 若是自己选择投水自杀, 则多半是预谋, 选择投水一来不毁损尸身, 二来可表自身的纯洁清白, 三来隐含借水的洁净以洗涤曾有的罪过。

死亡, 生理学的意义被淡化, 社会政治的意义被强调。

投水死是带有目的性, 或渴望全尸, 或洁净除罪, 或以死谏国等。

投水的理由虽然多样, 但有些具有象征意义, 满足人对好人成神的想象, 甚至隐含死谏、 忠贞的意涵, 因而埋下水鬼成神的可能性。

2. 害人抓替

水鬼由于非常死, 民俗认为死者必然带有怨气, 必须找人替代受罪, 才能脱离苦海。

而或许是想表现水鬼的可怕, 便极力描写其令人恐惧的一面, 如 《睽车志》, 描述了魏良佐返家途中,遇流尸拦道的恐怖遭遇[8]。

《子不语》, 描述了水鬼拉人的恐怖情形: “行至半沟, 有黑手出泥中, 拉其脚。”[5]33“见水中跳出二人, 倮身黑面, 牵之入河。”[5]136《庸庵笔记》, 讲水鬼白日拉人, 化为黑气拉人入水的恐怖场景[9]195。

为了抓替, 水鬼设幻迷人骗人, 在不少笔记小说中都可以看到类似记载, 如 《夷坚志》, 在幻象中,僧走欲赴水, “两僧来告, 孤山设浴甚盛, 邀同舟以行”[10]177, 却是被鬼所骗。

《庸庵笔记》, 水鬼变作舢板船, 骗人登船[9]196。

《醉茶志怪》,记鬼骗瞽者入水以代、 王金铎被鬼迷坚持找鞋[11]56-57,151-152。

《子不语》, 写鬼幻水仙殿迷人[5]36-37。

《阅微草堂笔记》: “汇有积水, 亦往往有溺鬼诱人。”[12]《妄妄录》, 河中浮一坛,手指入坛口即被拖住, 有人言坛即水鬼[13]。

等等。

总之, 在笔记小说对水鬼的想象中, 水鬼可白日拉人、 化形迷惑害人, 令人防不胜防。

由于对水鬼的恐惧, 人们想象水鬼只有找到替代的对象, 苦痛才能转移, 如 《小豆棚》,“限满之日, 自觅替身, 方准脱身”[4]168。

换言之, 需要替罪羊, 通过牺牲替罪羊的方式, 使群体秩序恢复稳定, 即 “献祭的目的是在 ‘恶’的情境下, 通过牺牲的代过, 来换取集体的‘美’ 的图景”[14]。

承担灾祸的除了动植物外,也可以是人, 以此将灾祸移转至人的身上。

这种思维模式如 《金枝》 所提, “把自己的罪孽和痛苦转嫁给别人, 让别人替自己承担这一切, 是野蛮人头脑中熟悉的观念”[15]。

换言之, 替罪羊机制其实是一种暴力运作规则, 其目的是借助于集体暴力, “不自知” 地杀掉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认为水鬼找替代, 正是源于这种思维模式, 通过牺牲一个人, 从而保障整个群体的利益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只要有人替代了, 此地便可暂时安定。

如果阻止水鬼替代, 自身便可能沦为替代者, 如 《异闻总录》, 记一种园人, 知晓水鬼找替, 提醒王家掌事者, 但最终自己做了替代[16]。

关于水鬼找替, 笔记小说约可分成两种, 一种是找合该替代的, 所以事前便预知对方到来;
一种则无特定目标, 不是偶然, 就是气衰, 如《庸庵笔记》: “数月之前, 衰气已见, 故水鬼敢白昼拉人。”[9]195如果是 “水鬼渔夫” 型, 则以前者为主, 所以水鬼在对话时, 总会提到有人替代的话语, 如 《聊斋志异》: “明日业满, 当有代者, 将往投生。”[17]47《续子不语》: “明日某来渡水, 此我替身也。”[18]《耳食录》: “明日受代, 行与君别矣!”[6]46可见, 受害者之所以被害, 原因在于命定。

既然是命中注定当有此劫,那水鬼抓替与否, 错都不在水鬼, 如果水鬼放弃找替, 便是舍己为人的功德。

张劲松指出: “鬼同鬼的关系, 人和鬼的关系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人们有意识地或无意地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善鬼故事, 以表达自己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愿望。”[19]借由水鬼的挣扎与放弃,寄寓对人性美好的期待, 如 《聊斋志异》, 渔夫面对水鬼好友的不忍之心, 感慨: “此仁人之心, 可以通上帝矣。”[17]48换句话说, 鬼其实就是人想象的投射, 徘徊于私欲与他利之中, 最后因为选择不同而有不同的际遇。

但如果是偶然、 气衰, 则完全无法知晓水鬼如何选取替代者, 这种无法掌控性, 无疑加深了对水鬼的恐惧。

除了合该找替, 对水鬼恐怖的想象与它所展现的莫名、 突发有关, 即水鬼可能幻化出景象骗人、 随时拖人下水等。

而这种恐惧,更扩散至对水底未知生物的恐怖想象。

水的两面性, 神圣又可怖, 使它无法被秩序化, 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水在神话心理学中, 象征着无法捉摸的无意识, 是生命之源, 创生一切, 也能毁灭一切。

如东西方都有洪水神话, 毁灭一切, 同时也给予新生。

这使得水一方面让人崇敬, 另一方面也使人心生恐惧, 两种矛盾形成禁忌性。

而水的正反象征, 也影响了水鬼的善恶属性。

换言之, 对水鬼(水底生物)的恐惧, 其实本于水的不确定性, 因而形成不可随意涉足水域, 以免被水鬼危害的禁忌。

1. 水的神圣性

水是生命之源, 几大文明都有水生神话。

人更是离不开水, 水占人体体重的五分之三。

伊里亚德指出: “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 无数崇拜和仪式都与各种泉水、 溪水与河流相联系, 以对应于水被赋予的各种不同价值。”[20]188水的神圣性,在于水本身的特性, 以及被赋予的疗效和想象。如印度恒河被视作圣河, 能洗清一切的罪恶和不洁。

据说当地流传的古俗, 不救恒河溺水之人,因为对他们而言, 恒河可以洗净一切罪恶, 死者将在恒河中得到最好的归宿。

伊利亚德指出:“用水举行祭礼和洁净的仪式,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瞬间将创造发生之时的 ‘从前’、 彼时带入之前;

这些仪式象征性地再现世界或者 ‘新人’的诞生。

任何带着宗教意图的对水的使用, 将宇宙节律中的两个基本要点结合在一起: 在水中整合并创造。”[20]199-200点出水的 “重生” 意义, 这也是水能在仪式中担负清洁、 祓除的原因。

水既具有如此神圣的意涵, 水便被宗教化,能洁净除罪, 成为传教、 治病的妙药, 如以符水治病、 斋戒洁身、 亡者净身、 甚至婴儿洗三等,借由水的清洁功能, 不但洗去外在污秽, 也让心灵澄净。

如 《搜神记》 便有赵公明参佐水解疾病, 治愈本已待死的王祐[21]100-101。

对水的崇敬,更创造出无数司水神灵, 如龙神、 河伯等。

同时, 水也是一个过度地带, 连接着两个空间, 如《后搜神记》 中的梅花泉, 二人入穴水中, 行数十步, 便开明朗然, 不异世上[22]。

《博物志》 的八月浮槎, 连接人间海与天河等[23]。

而过渡地带通常带有不确定性, 容易被赋予神秘的想象。

2. 水的可怖性

水是美好的, 有新生、 再生;

水也是可怖的, 同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

各地流传的 “洪水神话”, 便承载了人对水毁灭性的恐惧。

笔记小说同样存有不少大水毁家灭族、 取人性命的故事, 如 《搜神记》 城陷为湖[21]438-439。

《宣室志》, 开元中, 江南大水, 溺而死者数千[24]。《夷坚志》, 绍兴甲子岁, 严州大水[10]295。

《聊斋志异》 中, 康熙年间的水灾等[17]829。

透过志怪的叙述, 记载了对大水的恐惧和想象。

而谁会溺死, 则已登记在簿, 如 《醉茶志怪》 提到的“溺簿”, 是注定无法避开的[11]164-165。

因此, 对于水, 人们潜意识是充满恐惧的,对深不见底的水, 人们想象里头有未知、 害人的可怕生物, 如蜮、 鬼弹、 白特、 水虎、 水怪、 吸血龟、 蛟龙等, 这些生物会危害人类, 形躯是怪异、 可怕的。

对水底深处的畏惧, 还演化出不可用犀角燃照的禁忌[2]69。

水的变化还可能是一种预兆, 可预测灾祥, 如 《异苑》 的女水, “世治则女水流, 世乱则女水竭”[2]29。

《异苑》 西秦端门外井水, 瓮中水红如血, 中有丹鱼, 国寻灭亡[2]32。

水还是转换形体的媒介, 《搜神记》 的江夏黄氏、 宣骞母, 皆在洗浴时化成鼋[21]341-342。《拾遗记》 中, 鲧自沉于羽渊, 化为玄鱼等[25]。这一方面正如卡西勒所说的 “神话思维”: “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之间绝没有特别的差异。

没有什么东西具有一种限定不变的静止形态: 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形, 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为一切事物。”[26]也看到对水神秘, 未知的猜测。

然也正因为未知, 所以放大了想象, 也加深了畏惧。

3. 水与水鬼的善恶属性

由此可知, 对于水, 人是抱持着既敬又惧的心理, 因而, 对处于其中的鬼怪, 不是充斥着恐惧的想象, 便是将人性之美投射于其中。

换言之, 水鬼既然被认为是人死于水而生, 在接触律的巫术思维下, 自然带有水的属性。

而水鬼之所以有较为明显的善恶属性, 是在于水死背后的现实性, 以及水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涵。

首先, 一般情况下, 落水多是意外, 且不一定会死, 这样就有较多的解释和想象空间。

落水死, 可以解释成水鬼找替;

不死, 是命大, 鬼发善心放过。

如果是主动投水, 除了有明显可知的理由外, 如战败、 殉国、 表贞洁等, 也可能被解释为水鬼找替, 是被迷惑所致, 这在前述所引比比可见, 而这种解释, 为水鬼的存在蒙上一层恐怖的想象。

其次, 水的正反性质, 一方面, 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是生存的保证;

另一方面, 水造成的意外和伤害是难以预测的, 出于趋吉避凶的心理, 将鬼转神, 由邪到正, 强调水鬼“善” 的属性, 以安抚人对水中意外不可控的焦虑。

若强调水鬼的 “恶”, 则带有警告意味, 让人远离危险水域, 避免单独遇险。

这无形中形成了远离水域的禁忌。

最后, 水域别于普通场域,水鬼游走于两者之间, 和人有别, 但只要找到替代就能转鬼成人, 鬼身只是暂时的状态, 不是固定不变。

这种不稳定的身份, 混淆了分类体系,混乱了秩序, 使之无法被归类被掌握, 无形加深了人对水鬼的恐惧。

而人面对不确定时会产生焦虑, 为了减少对未知的不安, 便想象各种水里的鬼物, 透过解释, 获得对水中未知的掌控。

水鬼善恶属性的解释便属其中之一。

具有善属性的水鬼, 如 “渔夫与水鬼” 中成为城隍神、 土地神的水鬼。

刘守华指出, “渔夫与水鬼” 这类型的故事, 在清代曾作为宣讲《太上感应篇》 的劝善书, 生动表现了劳动者的美德, 这大概就是它在许多地方为大众传诵的奥秘[27]245。

柯淑惠解释: “这类型故事吸引民间关注和流传不辍的原因, 在于它和民间 ‘正直仁爱之人可成神’ 的信仰, 以及符合民间对于地方神祇的期待, 因而通过民间文学流传需符合民众的心理的考验, 并将之合理化的结果。”[28]而水鬼得升城隍神或土地神, 这一故事类型, 宋金时期已初具雏型, 明代则承上启下, 由拦阻觅替逐渐变为自动放弃[27]720-722。

水鬼成神之所以以城隍神或土地神为主, 和祂们的 “区域性” 相关。

谢明勋便指出: “其事多会与特别强调以‘德’ 成神且深具 ‘区域性’、 ‘保护神’ 色彩浓厚之 ‘城隍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中最为基层之神灵——相互结合。”[29]此外, 善属性水鬼, 还有因能预知休咎、 禳解吉凶而受到祭祀,如 《子不语》 的浮尸, 为报收殓之恩, 托梦村民霍茂祥, 能预知休咎, 替人禳解, 后因有求必应, 不数日, 香火如云[5]186。

凡能被百姓祭祀供奉的神, 通常是有利于百姓, 当然, 也有部分不知为何成神, 或许是忌惮其能力而祭祀。

如《酉阳杂俎》 中, 因妒自沉死而自认为神的段氏, 她能召唤风雨, 故好女皆坏衣枉妆, 然后敢济[30]。

文中虽未说明段氏对民的功绩, 猜测可能是维持河面无风浪, 让人可以安心渡河, 但前提是女子不可犯忌, 引其妒心作祟。

这暗示对段氏的祭祀, 实则源于对渡河危险的恐惧。

至于恶属性的水鬼, 如前述的那些白昼拉人、 化形骗人等极力寻找替代的水鬼。

它们即使对亲人, 仍可能为厉作祟, 直到满足需求为止,如 《夷坚志》 中的潮部鬼, 便对自己的亲人作祟, 直到焚草履并杉板二物与之[10]125。

它们以满足自己欲望为主, 不考虑是否对别人有损害。但凡事皆有禳解之法, 人们想象出水鬼厌恶之物借以驱赶它们, 如 《子不语》, “河水鬼最畏‘嚣’ 字”[5]135。

当然, 也有医治之法, 如 《檐曝杂记》, “治溺死者, 急以鸭血灌之, 可活”[31], 等等。

水鬼为恶是常态, 但从教化和消除恐惧的角度, 认为水鬼只要积善行德, 则有封为神灵的可能, 宣扬善有善报, 鼓励人(鬼)行善。

找替身是人心, 若能舍弃, 便有仁心, 具有成神的条件。

善属性的水鬼在明清后越来越被强调、 重视的原因, 大概和功过格似的行善积德销罪成道的思想有关。

善恶的对立, 如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人类在分类上所具有的 “二元对立” 关系, 借由对比关系发挥作用[32], 这是原始民族进行分类的基准, 也是长久存在人心中的永恒结构。

善恶对立, 解释了水鬼成神和抓替, 也是文化(理)与自然(欲)的并存不悖。

甚而, 由善恶水鬼并存可知, 人对异类始终抱持戒心, 即使明朝以后,人鬼关系缓和, 有了 “水鬼渔夫” 型最终成神的故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 水鬼抓替的故事始终存在, 甚至在一般人的想法里, 水鬼就是可怕、致命的。

这暗示了人对未知的恐惧, 对异类(人鬼殊途)的抗拒, 即使尝试将鬼人性化、 理想化, 但下意识仍清楚对方与自己的差异, 因此始终持戒心。

这也是水鬼害人故事始终流传而无法被取代的原因。

“对生的向往与对死的恐惧, 乃是人类心灵中最基本的情感, 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 更是神鬼传说的心理来源。”[33]鬼神的存在, 常常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寄托和想象。

换言之, 只要能让人“生”, 便足以成神;

让人 “死”, 就是鬼。

而人对鬼和对神的请求不同, 对鬼是希望它们不要作恶, 不打扰人们平静的生活;

对神则是祈求它们的帮助, 解决度过难关。

水鬼出现的空间是和水有关的溪江河海, 而这些地方有较多不确定性, 人类涉足可能发生意外, 如水中脚抽筋、 溺水, 人类便因为恐惧而将之解释为水鬼抓替;

如果幸运获救, 可能被解释成水鬼善心放人, 而这也让水鬼表现出善恶两种不同的品性。

水鬼不找替代, 甚至救人, 展现好的品德, 便具有善的属性, 具备了成神的基本条件, 如前人的 “水鬼渔夫” 型。

但反过来说, 如果一个区域时常有人溺死, 那就是水鬼作祟找替,就是恶的表现, 暗示人类对意外溺死的恐惧。

而水鬼又因与水的密切关系, 同样被认为具有善恶属性。

水在神话心理学中, 象征着无法捉摸的无意识, 是生命之源, 既能创造一切, 也能毁灭一切, 水的正反意涵, 影响了对水鬼善恶属性的想象。

而水鬼始终存在善恶两种类型, 人类不因明清兴起 “水鬼成神” 的 “善” 而取消对水鬼害人的想象, 这反映了文化(理)与自然(欲) 的对立, 也暗喻人对异类的隔阂, 体现了“非我族群, 其心必异” 的思想。

猜你喜欢水鬼渔夫笔记渔夫和小猫小学生(看图说画)(2020年4期)2020-04-01渔夫之利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水鬼(下)奥秘(2018年4期)2018-07-04水鬼(上)奥秘(2018年2期)2018-07-03水鬼(中)奥秘(2018年3期)2018-07-03捞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4期)2018-05-10学写阅读笔记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2期)2017-02-16学写阅读笔记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2期)2017-02-16我的自然笔记(一)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7期)2016-05-14天皇版“渔夫”环球时报(2009-09-16)2009-09-16

推荐访问:善恶 水鬼 心理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