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宁
(潍坊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的政治与思想教育工作。根据陈华栋等的梳理,我国的政治与思想教育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政治与思想教育到思想政治工作;
(2)从思想政治工作到德育、学科教育;
(3)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1]1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所有显隐课程,何为“课程思政”?就此问题,多位学者分别从育人、思维、课程观、教学法角度进行了解读和论证。“综合来看,学者们基本认同的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除了思政课外,同时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公共课程、实践课程等课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2]118
为何课程思政近几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并上升为国家教育策略呢?目前整个社会包括高校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投机和浮躁倾向,当代高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三大困境:一是过度工具理性下高校G D P主义泛滥,[3]300高校思政德育功利主义大行其道,[4]52导致大学缺乏人文关怀,只剩冷冰冰的数字考核量化。二是大学生群体道德危机,[3]300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良能缺位,伦理退隐,[4]52“‘知识主义’宰制下的精神与道德缺场”,[5]59使知识无法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正向效能。三是多元价值观并存,现代理性祛魅解构了儒家美德伦理,[6]45使西方资产阶级某些腐朽偏激的思想有机可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距离形成道德自觉又尚需时日。德育教育的重重困境,与优渥的物质条件形成反差,使得部分青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感恩心,不重视行业伦理,产生了大批道德上的“空心人”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此情况下,课程思政的出现符合时代的要求,为解决当下教育中亟待整顿的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1.课程思政研究概况
2004年,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开始,课程思政作为国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大政方针开始启动实施。根据田艳艳[2]117-118的归类整理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经历了2004-2005年的启动实施阶段,2010-2016年的改革试点阶段,2017年至今的探索发展阶段。然而追根溯源,课程思政的基础和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袖都从国家民族千秋伟业的高度关注过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例如毛泽东同志认为,学校教育不能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要重视学生思想上的引领;
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要红,业务要专”;
[7]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8]89胡锦涛同志提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8]92而在新的时代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教育领域提出了新时代的课程思政观,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化和时代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当然,今日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在其上升为国家政策后,从雏形走向体系化,从试点走向全面,从单一走向“三全育人”大格局,必定有了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
笔者在知网上搜索自2016年以来的思政类文献发现,研究重点主要落在微观和中观层面。例如单一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评价等微观方面。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关键环节、存在问题和原因、实施路径等中观层面。而关于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思政理论框架,则在文献总量中占比很少。佘双好、周伟[9]曾做过统计,相对于4627篇应用对策类思政文章,理论阐述类仅有240篇。俞继凤[10]利用RO S T C M6对研究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思政“理论”在高频词表中仅位于第22位。
目前思政文献中提到的理论有何红娟[11]从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三个方面提出的理论基础。胡洪斌[12]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理论提出了三大理论基础。许丽[13]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心理学依据及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杨金铎[8]93认为课程问题属于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范畴,建构问题归属于心理学学科,因此,他将课程文化发展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潜在课程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也归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这些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未能认清马克思主义在思政理论框架中的重要地位和至高无上的理论高度,因此缺乏理论层次和深度的区分。而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依据又大多彼此独立,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宏大多维的学科理论支撑系统。后果是出现多学科孤立元素的简单叠加和支撑理论的随意组合,导致落地途径不明,实践中缺乏层层递进式的逻辑执行顺序,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疏漏。
2.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而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例如,赵鸣歧,2018;
崔戈,2019;
韩宪洲,2020a,2020b;
刘正光等,2020;
唐德海等,2020;
王卓,2020;
肖琼、黄国文,2020;
杨金才,2020;
张敬源、王娜,2020,[1]1但这些问题主要聚焦在“是什么”和“怎样做”上,极少涉及理论构建。蔡基刚教授以“课程思政+外语教学”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章115篇,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高校外语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容:“引入时事政治热点,宣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杨婧,2020);
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杨金等,2020)等”。[14]同样,外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主要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文化传播和语言教学等中观或微观层面,未能形成宏观理论框架。
高校德育教育式微加上新时代复杂的国际社会形势导致出现大学生群体道德危机。而外语教学作为价值观碰撞的前沿阵地,是青年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自然更应该“守好一段渠”。因此,本文试图从高校英语教学入手,按照重要性排序来构建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梳理其逻辑顺序,为思政教育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践行,提供步步深入的理论依据。
“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道是真理、规律,法是法理、准则,术是方法、技巧,器是资源、工具。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这四个字用中国独有的思辨方式阐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层层渐进,也正呼应了课程思政落地途径在理论层面的逻辑演进,可有效构建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但本文重在理论探讨,因此属于实践层面的“器”将另文详述。
1.思政教育的“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我国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中保持清醒的立场,提高思考和判断能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可以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大趋势的角度认清自身的历史地位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为避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打下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学说是“三全育人”的基础,指出了个人发展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可以指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梦想、民族使命相结合,发展个性的同时兼顾自身的社会属性,从而实现利国利己的“中国梦”。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开放的哲学体系,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经得起实践检验。[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毛泽东思想——证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唯一正确的生存之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次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开拓创新,所向披靡,是正确的发展之路。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青年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实思政教育并非我国首创,也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独有。虽然名称不同,例如,英国的“公民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德国的“民主主义”,美国的“历史教育”,[16]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等[17]10等,但都关系到青年一代对于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政治的认同。毋庸置疑的是,不同国家的思政教育受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制约,必定带有鲜明的阶级特色和利益指向。例如“美国……德育教育的特点是强化政治效用和民族精神”,[18]为其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奠定基础。[19]英国高校课程在品德、宗教、情感等方面推动德育建设,……体现的是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20]“德国高校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具有个人主义宗教色彩,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利益。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注意培养公民的国家归属感”等。[17]10
我国的社会性质必然要求思政教育要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此外,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思政教育,还要借助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青年学生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这是青年一代无法逃避的历史责任,也是国家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经之路。
2.思政教育的“法”——伦理文化
从我国的思想文化史来看,儒家学派一直在思想政治领域占有当仁不让的主流地位。而“我国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风骨与气派是伦理文化”。[21]“‘由伦理而道德’是中国儒家文化提倡的精神哲学体系。[22]17”因此,儒家伦理文化是我国思政教育独特的文化特征。
第一,伦理学是国家治理的道义基础、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从宏观角度来讲,涉及国家立场、民族气节、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层面的站位;
从中观角度来讲,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层面的价值引领;
从微观角度来讲,涉及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私德的提升。
第二,伦理学强烈的价值属性使之成为思政教育的理论土壤。从内在逻辑上来说,伦理学是关于“德行”的学问,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之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习近平,2014)。这一论断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属性。[23]而思政教育正是要在这样的伦理土壤中培育出道德践履之花。
第三,“教育、德育的展开过程正是伦理的实践过程,教育、德育事业是一项伦理事业。”[22]17历史悠久的儒家文化经过历代总结发展,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道德伦理评价体系。当代中国在文化自信的建立方面,应该继承与发扬儒家伦理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形成我国特有的道德风尚。
3.思政教育的“术”
道是真理不可变,法是人为,相对固定,但“术”是可以万变不离其宗的。此处的“宗”是指作为理论框架和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伦理文化;
而“变”是指维护核心理念的具体论据。“术”是该理论框架的第三层面,即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部分。但因尚未到达“器”,即对资源和工具的使用,因此本文试图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实例来讨论思政教育的“术”,使其更能体现其理论特质。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建立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24]这对于青年学生的指导意义在于,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下,教会他们从历史大趋势的角度认清现实,认清自身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地位,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世界的方法论辨别利害关系、指导社会实践。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4”的第五单元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一文中,文化背景涉及到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刻板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展示西方社会某些错误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印象带来的不良后果,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
然后引入时事新闻中对于“眯眯眼”的大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引发学生油然而生的制度自信;
最后通过布置学生阅读近几年在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和谐话语分析”等相关文献,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深化,将“思政”与“课程”相结合,同时让学生深植“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的理念。
(2)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建立批判性思维。物质第一性、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前进性曲折性等辩证法思想是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利器。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学领域,根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则主要指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新视野大学英语4”中有一句话写到“The US has just come through a war fought in part over oil.”此处的“w ar”指的是1990年发生的海湾战争。文中作者充满“人道主义”地感叹能源依赖致使美国不仅耗费了金钱,而且“牺牲”了生命。但海湾战争“既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有美国企图独霸全球的非正义性”。此处可以通过背景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美国霸权主义的危害,学会从语言材料角度分析作者的立场和价值观,提高面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辨别能力。
(3)儒家伦理教化下唤醒道德意志力。儒家通过构建道统(也叫德统)以树立伦理信念,使行为主体通过不断学习以自觉认可某种伦理关系,增强自身向善的道德能力,继而通过不断实践将其转化为自身较为稳固的道德记忆以构成主体向善的精神品质,并最终自觉内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力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25]95在我校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成果——《英美文学》中有一个罗伯特·彭斯的案例,那就是彭斯在晚年致力于收集濒危的苏格兰民谣,体现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该课程教师联想到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之“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她扎根大漠,潜心研究敦煌莫高窟,完成了莫高窟的分期断代和开发“数字敦煌”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通过类比,唤醒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引导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坚持初心,培养对学问的求真精神和探索钻研精神。
(4)树立“新君子式”道德榜样提升道德自律水平。“道德自律是人们对外在道德规范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律令,以此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动”。[25]95东方有“君子”美德,西方有“绅士”礼仪。“君子”是儒家的道德榜样,绅士则是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可以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他们背后不同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并树立“新君子”式道德榜样,使青年学生在传统熏陶下,保持仁义礼智信和温良贤恭让的美德,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与时俱进地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5)重塑“美德伦理”以提升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道德选择和判断是两种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做出选择和判断正误的能力。“现代社会的精神内核是对神圣性事物与事件的祛魅”,[6]45致使“美德伦理”退居“规范伦理”甚至“底线伦理”之后。伦理底线的降低会带来道德标准的降低,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因此,需要重视“美德伦理”的重要性,调高道德底线,打击道德降维,提升道德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形成更加积极向善的道德氛围。“现代大学英语2”中有篇关于英雄的文章The Man in the Water。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下的疫情,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在当今的社会中,英雄是指什么样的人;
进而通过讨论平凡人中的英雄和不像英雄的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英雄的本质和标准是什么;
最后通过课后思政作业——《面对痛苦和牺牲,你是否仍然选择做个英雄?》的英文作文,引导学生立志将个人发展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发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美德。
(6)“场域教化”以提升道德的主体间性、培育关怀伦理。儒家的道德体系不是通过制定“规范”来制约人的行为,而是通过“示范”来身先垂范,以达到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在“场域教化”方面,从国家到社会再到家族层面都有不同层次的“言”、“约”、“风”、“训”。这些层面的道德标准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的社会道德的发展和评价,避免出现类似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极端无政府主义。而“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如果主体间性发展不充足,会导致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25]96
“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A Child’s Clutter Awaits an Adult’s Return这篇文章展示了美国人在18岁成年后对待父母的态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复现课文内容,同时考察学生的语言水平(记叙文改编剧本);
然后要求学生对比中美两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与态度,引入中国传统的孝道精神,并引导学生讨论新时代的“孝”的标准;
最后通过课后亲子作业——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来深入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亲子关系得到升华,而且学生不再盲目向往西方所谓的“独立”,而是更加珍惜中国式家庭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个人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关系中加以教化,从而培育学生的关怀伦理、仁爱情怀,实现“对‘精致利己主义者’高度的文化警惕与伦理规避”[5]58,避免自我中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伦理文化是我国的国别特色。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建立起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三观,培养新时代美德,培养思考问题的历史观,强化批判意识;
能够在英语课堂上自觉内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更宏观的全人类文化视野中理解外国文化;
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践行动力,深刻理解家国情怀、中国梦的含义,自我价值觉醒,回归教育的精神家园;
最终踏上懂原理——明大义——知方法——合道德的知行合一的道德践履之途。